疏水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疏水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泉州食品饮料健步迈向500亿元大关食品饮料节能减排-【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09:08:55 阅读: 来源:疏水阀厂家

泉州:食品饮料健步迈向500亿元大关_食品饮料,节能减排

Foodjx导读:今年是我市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宏观经济形势环境较为复杂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转变提升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转 危 为 机 ,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从全年经济运行的特点来看,工业支撑带动有力,农业、服务业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动力稳固,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各方收入稳定向好,经济质量与效益有所提高。 一、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0.89亿元,同比增长13.5%,达到年度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6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工业增加值24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4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62.5∶34.0。 二、三大生产情况良好,经济增长动力稳固 (一)农业经济基本稳定,主要产品喜获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22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超出全年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在种植面积扩大、改进产品品种、 暖冬 等多个有利因素影响下,产量实现较快增长。茶叶产量达5.58万吨,增长6.5%,比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主产地安溪新增茶叶种植面积达13102亩,带动了全市茶产量增长。食用菌产量5.38万吨,增长5.5%,其中蘑菇种植面积达367.49万平方米,产量达2.99吨,同比增长8.5%。水果产量44.27万吨,其中龙眼、梨、杨梅等水果均实现丰收,分别增长9.1%、7.0%、9.8%。此外,因市场效益较好,肉禽蛋产品、水产品产量也有所提高,产量分别达28.42万吨和101.53万吨,增长1.8%和8.1%。 (二)工业支撑带动有力。全年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达9064.70亿元,当年新增产值2031亿元,创历年之最,同比增长2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8231.99亿元,同比增长26.3%,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5.3个百分点,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68.7%,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 1.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至12月我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497家,同比新增401家,超亿元企业完成产值6771.41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4.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2.3%,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超100亿元2家,与去年同期持平,50亿元-100亿元企业有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10-50亿元企业8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4家。据有关部门统计,以企业集团(含本外地子公司)计算,100亿企业达到4家, 百亿企业 倍增计划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2.优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我市19个产业集群中,鞋业、纺织服装、石化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402.48亿元、1551.40亿元、1208.24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5.9%、33.0%、24.1%,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石材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达到478.42亿元、392.66亿元、374.93亿元,正健步迈向500亿元大关。全市19个产业集群中,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建陶、包袋、水暖器材、电子、工艺日用陶瓷等12个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 3.非公工业增势良好。全市非公有制(除国有、集体以外)工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133.06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5.9%,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7.7%。产销情况良好,非公有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874.62亿元,产销率达96.38%。 4.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高耗能行业增幅放缓。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8.32亿元,现价增长35.4%,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我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一些县域如安溪县以 壮士断臂 的气魄,淘汰石板材加工企业数百家,实现全行业退出。根据电业局统计显示,氯碱、电石、黄磷、水泥制造、钢铁、铁合金冶炼、铝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降低8.55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225.7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4.8%,同比降低13.5个百分点,增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5个百分点。 5.县域工业发展突出。全市除了泉港外12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均超过预期目标,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的晋江、南安、石狮分别超过预期目标7.1个、3.1个、9.0个百分点。今年南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为2007年晋江突破千亿以来我市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超千亿元的县域。按目前的增速测算,泉港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也有望突破千亿。 (三)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稳定增长。全年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3.93亿元,同比增长17.2%,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金融业稳健发展。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26.15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377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5.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5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020.97亿元,同比增长15.9%和16.2%。 三、内外需求基本稳定,规模扩大 (一)全社会消费需求稳步提高。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24.76亿元,增长1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94.81亿元,增长34.2%,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8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7%,比上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城镇市场消费支撑有力。1-12月,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242.51亿元,增长18.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2.25亿元,增长16.0%,增幅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热点消费保持旺盛。1-12月限上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总额54.64亿元,增长39.8%;汽车实现零售总额156.50亿元,增长29.9%;衣着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27亿元,增长52.8%。 (二)投资增长较快,规模继续扩大。在继续打好 五大战役 和 城市管理年 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5.02亿元,同比增长2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处于较高增长水平。1.工业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我市全社会工业投资完成707.29亿元,增长25.5%,高于年度考核目标0.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9%。我市的一些品牌企业扩张意愿强烈,不少企业通过加快规模扩张获取规模效益,加大技改力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在城镇项目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完成额605.64亿元,增长29.8%,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3.7%、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87.3%、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59.2%、纺织业增长53.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32.4%。2.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城镇项目投资中,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178.80亿元,同比下降2.0%,占城镇项目投资的15.1%,比去年同期降低4.5个百分点。3.房地产开发投资快中趋稳,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在晋江、石狮等地大开发、大建设和中心城区 三旧 改造的带动下,全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3.24亿元,增长34.5%,累计商品房施工面积3492.55万平方米,增长41.9%;新开工面积1362.96万平方米,增长95.3%;竣工面积483.06万平方米,增长30.8%。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5169套,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4.自筹资金成为城镇项目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全市城镇项目本年资金来源总额为1176.76亿元,增长18.5%。其中自筹资金720.40亿元,增长35.8%,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1.2%。5.新增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城镇以上投资本年新施工项目1611个,累计完成投资648.39亿元,比增110.7%。 (三)外需市场有效拓展。全年全市进出口商品总值达到170.66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一是进出口比例更加协调。受益于我市与厦门的出口优惠政策差距逐渐缩小,出口货源加快回流,以及出口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全年出口商品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情况下,企业加大进口力度,加上我市口岸通道功能增强,有的企业转从我市进口,全市进口商品总值达到6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1.24%,进口总额和增幅为近年来新高。进出口比例由2010年的26.4:73.6调整为2011年的36.8:63.2。二是新兴市场普遍好于传统市场。对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出口总额达30.24亿美元,增长51.5%,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幅12.4个百分点,增幅分别高于欧盟和美国两大传统市场30.3个和37.0个百分点。ECFA签订后,泉台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我市对台出口贸易额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8.9%。三是重点企业出口态势良好。全市出口前100位的重点企业出口53.54亿美元,增长43.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3.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9.5个百分点。 四、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双提高 (一)财政收入突破500大关。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达500.36亿元,增长25.0%,所辖11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超过1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2.09亿元,同比增长33.4%。税收收入占比有所提高,累计实现税收收入211.16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7.23%。在一些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四大主体税种较快增长,企业所得税增长51.4%,增值税增长26.9%,个人所得税增长19.2%,分别比上年提高22.5、3.6和2.3个百分点,营业税增长17.3%,比上年回落7.4个百分点。 (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相对稳定。至12月末,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9.5,同比提高18.7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87.37亿元,实现利税827.62亿元,其中利润56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22.3%和28.6%。亿元企业利润增长较快,1497家亿元企业1-12月实现利润480.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85.2%,增长29.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7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在企业普遍提高工资水平、政府加大社会保障性支出以及市场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多重利好因素带动下,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73元,同比增长14.1%,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549元,同比增长10.8%;转移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为5218元和5499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和47.3%。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50元,同比增长13.5%,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至12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049.67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比年初增加63.77亿元,同比增长10.2%。 五、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一)第三产业增长不快。1-12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比全年考核目标低5.3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排名第八位。大部分支撑第三产业增长的相关指标与全年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一是房地产市场降温。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7.67亿元,增长4.9%,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81.28万平方米,增长8.4%,比去年同期低13.5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未实现预期目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8.82亿元,同比增长6.8%,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3.6%,比预期目标低了11.4个百分点;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25.6%,比预期目标低了14.4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项目投资相对不足,新增长点较少。第三产业中扣除房地产业以外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金融、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较低,大项目相对较少,仅完成投资24.46亿元,占城镇项目投资的2.1%,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后劲。 (二)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较大。一是企业家信心指数不足。第四季度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17.7,比第三季度回落6.1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3.5点,主要观察指标中,产品销售价格、流动资金、企业融资、工业企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和生产成本等指数,均落到了不景气区间。二是原材料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受国际市场传导和国内供需矛盾的影响,能源、原材料价格相对去年上涨幅较大,呈高位波动态势,推动了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处于价值链末端的加工型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三是企业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升,用工不稳定性加大。由于物价上涨增加了劳动者的生活成本,从而导致劳动者实际工资下降。同时在沿海省份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背景下,企业 招工难、用工难 问题日益突出,缺工成为我市劳动力市场的常态,用工不稳定性加大。为抵消物价上涨影响,使工资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以及留住员工,今年来许多企业多次提薪,进一步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四是市场销售下滑。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6.7%,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至11月末存货增长32.7%,35个工业大类中有8个大类产成品库存率增长超过50%。 (三)节能降耗压力不容忽视。 十二五 期间我市重化工业趋势将更加明显,对节能降耗的要求更加刚性。2011年1-9月我市138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09.5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6%,增速有较大回落,但这是基于一些大项目还未达产、福建联合石化检修一个多月的前提下,明年随着南埔电厂二期等重点大项目投产将对我市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四)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12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9%,1-12月累计上涨5.3%,涨幅比1-9月份5.7%的高点回落了0.4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后几个月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新涨价因素显现,因此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将处于高位运行,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粮食、肉禽及制品、衣着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过快上涨,将影响到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可能对生产、消费、市场预期、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需继续高度关注。八大类价格累计均同比上涨:食品类涨幅仍居首位,累计同比上涨12.0%,其中粮食同比上涨16.3%,肉禽及制品同比上涨23.1%,油脂类同比上涨14.7%,蛋类同比上涨14.8%;居住类居次,累计同比上涨4.5%,烟酒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累计同比分别上涨4.4%、4.1%。 六、对下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明年经济形势展望。从国际形势看,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发达国家若干年内相对低迷、时好时坏、缓慢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有利因素也不少,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虽受到发达国家的拖累但仍表现出生机和活力。从国内形势看,中央政府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主动调控使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思路不会改变,各地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也在预料之内。从微观环境看,我市经济发展的 紧约束 仍将持续,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以及资金紧张等问题。总体而言,明年经济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二)相关建议 1、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我市经济已经发展到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阶段,当前有必要强化全市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共识,同时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环境、人才、资金、税赋环境等诸多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应制定系统、详细的发展方案,长短结合,各项扶持政策一以贯之,持续运作。一是强化部门责任。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相互协作,立足自身职能提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负责服务业相关行业管理的财政、交通、税务、金融、电信等部门要各负其责,推动所管理行业加快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本部门的统计工作,保障部门真实反映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二是依托工业生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充分发展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业创意、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要加强二、三产业间的相互渗透链接,依托工业向服务业拓展,促进生产性服务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形成与工业经济齐头并进、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壮大大型商贸企业,实现内需持续增长。首先改善消费环境,营造一个放心、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其次要加大限上商贸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高限上企业占比;同时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培育多元化的商业经营主体和多样化的商品经营形式,加大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力度,构筑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是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建设。落实《泉州市政府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引进总部企业、扶持本地总部企业发展和引导外地企业在泉新设子公司,加快构建与总部经济相匹配的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 2、努力稳定工业生产。一是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各项措施、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12条措施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推动政策落到实处。密切跟踪监测并调度好重点地区、行业、企业生产运行,鼓励企业利用春节消费旺季和当前生产要素充足的有利时机多接订单、加大生产力度。二是大力推动企业技术、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强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引导先进技术进企业,推进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升级,结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煤、电、油、运等保障工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支持泉州企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地方金融,全力确保各类企业资金需求缺口。四是落实好 三维项目 、 6 18 对接成果,加强各要素保障工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形成产能。 3、继续严控物价涨势,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一是下大力气理顺农业生产环节的价格关系,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稳定市场供应。根据农业生产领域价格变化及时调整收储、补贴等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升,加强重要商品储备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加快 平价销售区 和 平价销售直供点 设立的步伐,鼓励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平价商店的建设。二是强化价格监管机制,加大对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农资价格领域的违法行为,完善价格应急预案,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有效抑制居民基本生活用品价格过快上涨,坚决制止搭车涨价和哄抬物价现象。三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对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4、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形成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共识。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工作小组,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二是加快调查研究,摸清战略新兴产业的 家底 。明确完善适应我市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围,加快调查研究,摸清战略新兴产业的 家底 。三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扩大投资规模,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通过 6.18 9.8 等平台,引导民间资本将资金投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四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经贸、信息部门要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信息共享平台,发布全球以及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建立产品需求信息库,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5、加大技改力度和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实施管理创新、技术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应对原材料、能源价格高企和用工紧缺的迫切需要。这要求广大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降低对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依存度,整体上提高产品的档次;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引导高耗能企业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向节能要效益,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优化我市能源结构。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上一篇:萧山饮料瓶模具产业链“剑走欧美“或将涉足海外并购

下一篇:河北畜产品检测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拉萨工作服定制

重庆订制工服

淮安制作职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