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疏水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当中海油探秘海上大庆如何挺进南海更深处

发布时间:2021-09-14 20:42:38 阅读: 来源:疏水阀厂家

中海油探秘:“海上大庆”如何挺进南海更深处

海洋深处的海是蔚蓝色的,晴朗的时候有明显的天际线,若有风云激荡,则海天一色,是云是海谁能说得清楚?当身着红色作业服,乘坐新型宽体直升机降落在南海深处“南海挑战”采油平台上的时候,晴空已被远抛身后,身边云起云飞,只见采油平台上的一面五星红旗破云而出,迎风飘扬,仿佛万顷海面上的一团火。

这是此行考察中国海洋石油在南海深处的第一站。直升机从深圳专用直升机场腾空而起时,感觉到,曾久久遮掩于面前的中国海洋石油的神秘面纱,正在一层层揭开。

“海上大庆”——高投入、高产出的“海上摇钱树”

海天苍茫,大海是中国海洋石油的“家乡”。对中国石油产业来说,海洋石油属于“新生代”,是20余年来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最快的一翼。

在今天的中国,若说到“海洋石油”,那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下称“中海油”,总部坐落在北京朝阳门桥西北角——一座略呈淡绿色造型新颖的大楼),几乎可以彼此互代,因为这个领域的产业基本上由“中海油”掌控。

海洋石油极高投入、极高产出,建一个海上采油平台动辄投资10亿以上,另需航空、港口、船尺寸仍会出现微小的变化舶系统整体配套。这在当前还不是民营企业家可以进出挥洒之地。走进“中海油”总部,那里的高大空间分明传导出一种宏大的国家气派。

开始采访的那天上午,公司副总经理、发言人吕波简短介绍后,办公室主任武文来向提供如下数据:

今年,中海油将实现多年夙愿——年产石油5000万吨,建成“海上大庆”。这个产量相当于我国目前年产石油总量的1/4。

创业28年,中海油已建立了77个油气田,2009年油气产量3925万吨油当量,可见今年的生产目标跃进了一大步。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的报告:中国海域含油盆地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油气地质资源量390亿吨。这是中海油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

近5年来,中海油油气产量年均增长5.7%,总资产年均增长29%,上缴税费年均增长29.5%。以总资产和净资产衡量,相当于在5年中再造了3个中海油,中海油已稳固地列名于“全球500强企业”,并在今年的座次中由去年的第318位上升到第252位。500强是以营收为指标排序的,如果将这500强以净利润排序,那么中海油就会上升到第96位。而如果再以净利润除以营收得出的利润率排序,中海油排名会升至第63位。可见中国海洋石油的赢利能力。

倒是美国的《商业周刊》另有一套评估体系,在2009年评选出全球40家最佳企业,中海油名列第16位,是中国大陆唯一上榜企业。

年产5000万吨石油是个什么概念呢?作一个简单计算,全公司6万名员工,平均每人年生产800多吨原油。相比老大哥企业中石油(160万员工)和中石化(近100万员工),中海油员工数量不过是前者的零头。

从高技术高投资角度来看,以目前水平计算,海洋钻井每米耗资约1万元人民币,海上钢结构平台每平方米造价高达2万美元,建设一个中型海上油田投资总要在6亿美元以上,一个大型油田总投资至少数十亿美元。

若说生产年限,陆上油田开发后期可通过水驱、聚合驱等模式继续生产若干年,甚至可以通过暂时关井等待地层压力恢复、油价攀升后继续开采。海上油田目前难以采取上述措施,生产年限比较短暂。

尽管这样,海上油田的丰富蕴藏是诱人的。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开采增量的一半来自海洋油田。进入21世纪,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自主修复流花油田——中海油的经典故事

深圳的直升机起降机场,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中海油。大海深处采油平台和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通常由数万吨级的油轮改装)上的作业人员,主要搭乘直升机到岗和离岗,一个飞行单程往往在一小时以上。

到访的海上平台叫做“流花油田”,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勘探,几年后进行建设,投产于1996年。这里平均水深305米,由1座采油平台——南海挑战、1个FPSO——南海胜利,再加上水下井口系统构成。

采油平台在苍茫大海中不过米粒大小,一旦出事自然会有叫天天不应的感觉。然而平台的造价是非常高昂的。以所到“南海挑战”采油平台和“南海胜利”FPSO而论,当年的建成投资就达8亿美元。平台上的操作者一指头按下电钮,瞬间的生产运转消耗就可能在上万元以上。因此另外,平台上来不得半点失误。

中海油生产基地和现场的安全教育非常严格,每到一地,第一件事肯定是听取“安全注意事项”,还要更换相应的作业服。

流花油田日产原油2万桶左右。投产当年就因7项世界第一的技术闻名海上,有“国际海洋石油皇冠上的明珠”之称。说得浅显一些,这是一个海上主力油田,一棵硕大的“海上摇钱树”。

在采油平台上会议室里,分公司代表通过视频叙述了在这里发生的经典故事。

流花油田投产10年后的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到达南海东部海域之后,突然直角转弯,中心正面袭来,中心风力之强达到百年一遇的程度,超过了平台的设计抗台风能力。

中海油立即根据预案撤退海上生产人员。在台风到达之前,平台所有设施关闭,所有人员搭载直升机撤离。这是中海油安全生产的理念,人的安全第一,别的损失再大也能弥补。这是自当年“渤海2号”沉船事故后,中海油人吸取的教训。

台风过后,中海油立即派出人员对流花油田全面检查,发现油田遭受重创。储卸原油的“南海胜利”号有7根锚链被台风刮断,3根软管断裂。这艘5万吨级“大块头”仅靠剩下3根锚链系泊,它自身还装载着26万桶原油和7万桶污油。如果它失控了,就如同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游弋于南海。一旦爆炸,非但全船损毁,而且必然造成严重海洋溢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灾难。

采油平台同样遭受重伤,锚链大部分被扭断,平台面临倾覆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油田被迫停产。

这个油田停产一天就损失原油2万桶。按当时油价计算,每天即损失1000多万元。

中海油紧急实施解脱方案,首先将巨轮模样的“南海胜利”号拖航到安全海域,同时向拥有顶尖海洋深水工程技术的平台原设计商求援,要求修复平台。没想到,修2. 试品资料:提供电子式拉力实验机使用者设定所有试品数据复工程的难度吓倒了原设计公司。对方开始不肯接手,后来勉强表示,如果接手,在时间、进度和工程质量上都不能保证。而且一旦发现自己做不下去,只需提前两周通知就可以撤走。

修复工程确实难。断裂锚链和软管的打捞、修复和回接等大部分工作,都要在水下300米处实施,而且7根锚链和13.5英寸软管的打捞,在世界海洋工程史上没有先例可援。

如果放弃流花油田,损失太大。中海油决定自己动手,修复海上平台和“南海胜利”。

从2006年6月起,中海油全面整合资源,组成了由20多家国企、外企、民营公司组成的工程队伍。首先改装成功一艘重型吊装工程作业船,专门进行锚链和软管的打捞和修复、从300米水深处打捞出13.5英寸软管进行修复。这艘工程船改装成功,使中海油的海洋设施修复能力一下子提高了一个等级。

经历1年零3天自主修复工程,中海油初步具备了一套应用于深水海洋工程的维修技术,建立起一支掌握深水海洋工程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的队伍,未出首先在于实验室环境上现一起健康安全环保事故。这一系列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均优于国外技术,属国际首创,使世界海洋石油业界感到吃惊。

2007年8月29日,中海油宣布,经过2个多月试生产,流花油田提前一年成功复产,此举使中海油当年增加收入约40亿元,增加原油产量120万吨。这项修复工程的经验,对于中海油今后加速深水能源开发,进军国际深水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0T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300T压力试验机
300KN钢绞线松弛试验机
3000N铜丝拉断力测试机